你的位置:云手机免费版无限挂机 > 新闻动态 > 安排上了!今年阳江(江城)逆水龙舟大赛传统龙舟选手必须为本地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1:31 点击次数:116
鼓槌重重砸在牛皮鼓面上,咚的一声闷响震得岸边树叶子都在抖。
五十一根船桨齐刷刷插进水里,溅起的浪花直接糊了鼓手一脸。
"呸呸呸!"鼓手老陈吐着嘴里的江水,手上动作一点没停,"一二!嘿呦!"这嗓门儿能把对岸卖凉粉的大妈吓一哆嗦。
漠阳江的水流从来不讲道理,别人家龙舟都是顺流而下,阳江人偏要逆着来。八百米河道,浪头一个接一个往脸上拍,船桨稍微歪点儿,整条船能倒退三丈远。岸上看热闹的王大爷叼着烟卷直摇头:"这帮后生仔,这不是找罪受嘛!"旁边卖糖水的小妹接茬:"您老懂啥,这叫逆水精神!"
今年这龙舟赛可热闹了,组委会出了新规矩:传统组的选手必须得是本地户口。消息一出,网上炸开了锅。有个自称龙舟爱好者的网友发帖质疑:"凭啥不让外省高手参赛?这不是搞地域歧视吗?"组委会的老李端着保温杯慢悠悠回复:"您去打听打听,哪家非遗不是土生土长的?让专业队来唰唰两下划完了,咱这逆水精神谁还记得住?"
这话还真不是瞎说。去年放宽报名的时候,十支队伍里有六支都请了外援,本地小伙子反倒挤不上船。今年新规一出,报名表上清一色"4407"开头的身份证号。船尾掌舵的老张笑得见牙不见眼:"这才对味儿嘛!咱阳江人的龙舟,就得阳江人自己划!"
比赛前三天,河堤路上就支起了大排档。龙舟宴的香气飘得满街都是,黄鳝饭的锅气混着陈皮骨的味道,勾得路过的小孩直咽口水。"阿妹,来尝尝胜利粉!"系着围裙的老板娘拽住个看热闹的小姑娘,"吃了这个,保准你家汉子划船有劲儿!"不远处啤酒棚里,几个小伙子已经喝上了:"输了比赛不要紧,酒桌上必须把他们喝趴下!"
五月初一那天,西濑河道两岸挤得跟春运火车站似的。裁判哨声一响,十条龙舟像离弦的箭似的蹿出去。才划出两百米,三号船就出了状况——有个小伙子桨叶卡在石头缝里,急得直骂娘。岸上他媳妇举着喇叭喊:"死鬼!使劲啊!晚上还想不想进屋睡了?"
最精彩的还是决赛那天。两条船齐头并进,眼看就要到终点,突然二号船的鼓槌断了。鼓手老陈急中生智,抡起鞋底子就往鼓上拍。你别说,这土办法还真管用,最后以半个船身的优势赢了比赛。颁奖时候记者问他咋想的,老陈挠着头嘿嘿笑:"当时就想着,输给谁都行,就是不能输给下游那帮孙子!"
比赛结束那天晚上,拿了冠军的小伙子们凑钱在江边放烟花。火光映在江面上,跟五百年前老祖宗们庆功时的场景一模一样。有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娃娃指着江里的倒影咿咿呀呀,他爷爷把龙头桨塞进孩子手里:"乖孙,等你长大了,也得给咱老陈家争口气!"
江风裹着柴油味和粽子香吹过码头,卖凉粉的大妈开始收摊。她望着江面上渐渐散去的波纹,突然想起四十年前自己男人夺冠时的样子。那时候的龙舟还是用桐油灰补的缝,现在的船都换上碳纤维了。可不管怎么变,这逆水行舟的倔劲儿,倒是从来没变过。
这篇文章就是专门用来分享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东西的,跟侵权一点儿关系都没有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,就赶紧联系我们,我们会很主动地去配合把问题解决好。
Powered by 云手机免费版无限挂机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